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栏目:新闻中心    来源:bwin必赢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5-08-03

  

  近日,从湖南省企业和工业联合会传来捷报,第二十五届湖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结果产生,长沙水泵厂有限公司《大型泵类制造企业纾困增效重组腾飞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获年度省级一等奖,这也是公司首次获得湖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本次参与管理创新项目评选的企业来自全省各行各业,共计209个项目参与评选,历经专家初审、现场咨询、省审委会评审、终审及公示等程序,评选出本届创新成果103项,其中一等成果39项,二等成果64项。下一步,长泵公司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管理创新体系,优化流程,强化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整体效益,推动公司向高水平发展迈进,努力实现变成全球一流的水泵综合制造商战略发展目标,为湖南省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贡献更大力量。

  2025年7月31日,温州市关爱退伍军人协会二届二次会员大会在温州隆重召开。大会对在退伍军人关爱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金鑫生化阀门创始人、董事长涂志金凭借长期以来对退伍军人事业的深厚情怀和突出贡献,被大会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作为退役军人,涂志金自1975年退伍返乡后,始终以军人规定要求自己,于1982年创办实业,带领企业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创业四十余年来,他积极投身拥军优属事业,并常态化开展困难帮扶、就业培训等公益活动。2022年,他曾荣获温州市“最美退伍军人”称号,并受到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刘小涛接见。此次获评“先进个人”,既是对涂志金个人担当的肯定,也是对金鑫生化阀门持续深化“崇军服务”模式的认可。协会负责这个的人说,涂志金以实业报国、用真情拥军,为温州社会化拥军工作树立了标杆。金鑫生化将继续践行“退役不褪色”的初心,为新时代退伍军人工作贡献民企力量。

  炎炎夏日,暑气渐盛。7月31日,甘肃国投集团党委工作部部长杨涛一行莅临星火数控公司,开展“夏送清凉”慰问活动,不仅为各岗位职工送上慰问品,还特意走进条件最艰苦的铸造车间生产现场,亲身体验高温环境下职工的工作状态。在星火数控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蒋俊陪同下,杨涛一行深入公司数控车间等一线岗位,向坚守岗位的职工们一一送上慰问品,并详细询问大家的工作状况和防暑情况。叮嘱大家在高温天气下作业时,既要保证工作质量,更要保重身体,确保安全健康。随后,一行人奔赴铸造车间。踏入车间,扑面而来的便是高温与粉尘,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与金属熔炼的热浪交织,瞬间让人感受到一线职工工作的艰辛。杨涛沿着生产线缓缓前行,仔细察看铸造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询问职工们的工作时长、保护措施是不是到位,叮嘱相关负责人要把职工的需求放在心上,持续完善关爱机制,做好高温防护,保障职工身心健康。此次国投集团“夏送清凉”活动,不仅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与凝聚力,也为公司高温季节的平稳运转注入了温情与力量。星火数控公司工会将以此为契机,持续聚焦职工需求,开展各类暖心服务活动,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助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职工干事热情,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工业自动化及阀门用户对阀门产品质量的要求慢慢的升高,中山铁王的阀门得到客户的信任,所以,中山铁王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2025年启动扩产技术改造项目,以提升产能、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实现用户对公司阀门产品的需求。目前,一期建设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标志着公司在阀门扩产技术升级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一期工程主体厂房建设已完成40%,部分功能区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新工厂项目占地约48.8亩,总投资达3.5亿元,结合原有之中山铁王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的厂房,总占地面积约72亩,同时公司将全力投入自动化生产和自动仓储等智能化设备,以建设集研发中心、阀门检测中心、品牌运营中心、大中华区销售中心和制造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中山铁王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扩产技术改造项目工程的顺利推进,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为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质量为先,创新驱动”的理念,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最近,在江苏省总工会“听劳模心声铸时代工匠”江苏工人大思政课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亮点频出,不仅有全国劳动模范吉兰芳获聘“江苏工人大思政课”劳模工匠讲师团成员,苏州公司苏韵追梦舞蹈工作室编排的舞蹈剧《和光同尘》更是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活动中的一抹亮色。劳模精神是时代的宝贵财富,劳模工匠是行业的标杆。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积极做出响应省工会号召,推动成立劳模工匠讲师团,让劳模工匠走进基层一线开展宣讲活动,就是要让更多职工近距离感受劳模精神的力量。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分享,将劳模们的奋斗故事、敬业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职工,激励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让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文艺节目《和光同尘》的精彩呈现,是国网江苏电力工会将劳模精神融入职工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这部以电力职工成长历程为主题的舞蹈剧,用艺术的形式展现了新人在职业道路上的拼搏与成长,展现了电力人守护城市光明的责任与担当。它不仅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一种更加鲜活、直观的方式深入人心,激励广大职工们以劳模为榜样,不断的提高自身技能,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国网江苏电力工会广泛开展劳模工匠“四进”“四学”活动意义深远。这一举措将逐步扩大劳模精神的影响力,让劳模精神在学校、企业、基层工会等所有的领域生根发芽。通过学习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营造劳动光荣、注重实干、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在这样的氛围中,职工们将更加崇尚劳动、尊重知识、敬畏技能,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为推动公司高水平发展汇聚强大合力。由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做法和经验,不停地改进革新工作方式,凝聚职工力量,进一步广泛开展劳模工匠“四进”“四学”活动,营造劳动光荣、注重实干、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奋斗新篇,为江苏电力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盐文)

  7月30日晚,天水经开区体育馆灯火通明,呐喊如潮。星火数控市场营销部销售精英们这支因7月高温荣归天水休整的骁勇之师,与公司领导层一道,共同点燃了一场以“星火健儿齐登场,篮球激战响当当,携手奋进谱华章”、“市场营销展锋芒,篮球赛场拼豪强,共铸团队新荣光”为主旋律的激情篮球盛宴。赛前,市场营销部副部长唐斌精心组织的趣味热身活动率先点燃全场热情。精准投篮激起阵阵喝彩,妙趣横生的蒙眼运球更引得欢笑不断,轻松愉悦的氛围为马上就要来临的激战埋下精彩伏笔。随着一声清亮哨响,赛场瞬间化为意志与协作的熔炉。由公司CEO刘胜挂帅的南方战队与副总经理何晓东领军的北方战队,展开了力量与智慧的激烈碰撞。北方战队凭借迅猛攻势先声夺人,南方战队则韧性十足,紧追不舍。每一次突破上篮的果敢、三分远投的自信、抢断快攻的默契,都伴随着场边此起彼伏的呐喊助威,汇成星火人特有的奋进交响。最终,北方战队以优异表现摘得桂冠。胜负之外更显格局赛后双方队员在队长带领下真诚握手、互致敬意,将“友谊第一”的体育精神与共同进步的团队信念淋漓展现。赛场边,温暖同样在流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保权亲临现场,以铿锵话语为健儿们注入拼搏力量;市场营销部销售人员的家属组成温馨“亲友团”,关切的目光与热烈的掌声交织,成为场上健儿最坚实的后盾。硝烟散去,荣光闪耀。董事长蒋保权与总经理刘胜共同为趣味赛优胜者颁奖。蒋保权在赛后讲话中再次点燃奋斗之火,他肯定了本次赛事对熔铸团队精神的非凡价值,并勉励全体销售人员将球场上淬炼出的协作之力、拼搏之志,化为市场征途中披荆斩棘、共绘星火新篇的磅礴动能。汗水浇灌团结之树,激情照亮前行征途。这场跃动着团结拼搏的篮球赛事,不仅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体育竞技,更是一次企业精神与团队魂魄的生动淬炼。当南北战队销售员们在奔跑与协作中融为一体,星火数控以行动再次证明:唯有众心凝聚、携手奋进,方能在时代浪潮中击楫争先,谱写无愧使命的崭新荣光!

  2025年上半年,云南能投集团统筹推进生产经营与改革创新,实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多项重点项目提前投产,新赛道与新材料领域取得关键突破,为云南省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生产经营指标保持稳的态势突出效率效益提升和价值创造,“一利五率”实现“两升一降三稳定”,上半年,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5.3%,全员劳动生产率28万元/人,同比增长10.5%,资产负债率下降,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现率、研发投入强度保持稳定,权益装机发电量同比增长9%,煤炭产量同比增长12%,销量同比增长9%。产业延链补链释放投资活力累计完成投资57.9亿元,同比增长9%,37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项目,其中2个入选“重中之重”。火电方面,红河电厂70万千瓦扩建项目提前投产并网,累计发电9亿度。曲靖电厂三期扩建获业主资格,为全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注入强劲动能。新能源方面,新增资源获取223万千瓦,开工171万千瓦,投产108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较年初增长19.2%。首个境外光伏项目投产,绿色能源发展的底气、后劲更加充足。天然气方面,完成天然气板块专业化整合,天然气售气量同比增长43%,“产供储销”全产业链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在新赛道,曲靖花山氢能项目完成首次加氢,曲靖白水共享储能实现“当月投产、当月入市、当月收益”,大姚新型储能63天建成投产,压缩空气储能取得电网接入批复,泸西抽水蓄能获批核准,新质生产力培育迈出关键步伐。新材料方面,10万吨水电硅项目建成投产,高纯硅、半导体级硅材料攻关有力推进,硅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加快。降本创效拓展增收空间小龙潭“淡存旺销、量价挂钩”刷新煤炭月销纪录,普洱制盐产品能耗下降61%,有机硅产品6月耗蒸汽同比下降20%,电司、云能资本、联合外经“三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降本创效精准发力、盈利韧性持续增强。一体化经营凝聚思想共鸣云南能投集团和云煤集团供应长协煤进度履约率98%,“云能集链”市场议价、降本增收,得到上下游、各单位充分肯定和支持,产业协同助力威信电厂实现投产以来首次扭亏为盈,解化搬迁转型升级项目正式开工,推动小龙潭褐煤向高的附加价值化工新材料升级。天然气与先锋化工LNG产销联动、一体协同,1+12的协同耦合效应持续释放。深化改革创新拿出破题韧劲云南能投集团“四位一体”管控体系有序落地,国企改革提升主体任务完成率超90%。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10%,新增科技项目17项,专利标准31项。业财一体化一期正式上线,“管办一体”组建科创中心,能碳平成系统搭建、6家试点企业数据上线,改革创新纵深推进、发展动能加速积聚。以周期思维为纲,通过“战略稳、投资准、执行快”将周期压力转化为能力升级契机。下半年,云南能投集团将以抓好省委巡视整改为契机,持续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在思想淬炼中坚定长期主义信念,在攻坚克难中锤炼严实作风,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持续筑牢坚实的思想和作风根基。以全员的同心同向、实干实绩,以确定性的行动对冲周期不确定性的挑战,为引领企业穿越周期、实现高水平发展而奋力拼搏,在新征程上书写云能人敢战能胜、勇立潮头的新篇章。

  7月29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海上首个高温度高压力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东方1-1气田13-3区(以下简称东方13-3区)开发项目投产,标志着中国在海上复杂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再获突破,对推动海洋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据了解,东方13-3区开发项目作业区域位于海南岛南部莺歌海海域,距东方市超过110千米,与东方1-1气田已建平台海域相邻,平均作业水深约67米。该项目新铺设两条海底管道和一条海底电缆,海南海域的主要海上气田至此全面实现了海底天然气管线的互联互通,环海南岛海底管网的可靠性逐步提升。在建井过程中,中国海油项目团队充分借鉴以往在海上高温度高压力气田建井的成功经验,自主研发与地层特性高度匹配的钻完井液,并运用控压钻井设备在地层压力“衡”状态下高效钻进,刷新了国内海上高温高压井作业水平段长度记录,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钻井工具在井眼内“快进快出”,更好保护低渗油气储层,最大限度提升油气采出率。据悉,东方13-3区开发项目新建一座四腿四裙桩结构的导管架平台,接入东方气田群,充分依托在产的海上平台设施进行开发。新建平台为无人井口平台,采用智慧照明、智能视频巡检、化学药剂智能注入和远程电力恢复等多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投产后可实现遥控生产。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反应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1121组)吴凯丰研究员团队在胶体量子点激光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激光器的热管理能力是决定其最大输出功率的重要的条件。与固体激光器相比,液体激光器能够最终靠循环散热,具备优秀能力的功率放大优势。量子点是一种在溶液相合成的纳米晶体,其发光波长可通过元素组成和尺寸进行连续可调,具备成为理想液体激光增益介质的门槛。然而,过去二十余年的量子点激光的研究大多分布在在固体薄膜状态,希望能够通过提高量子点的堆积密度来克服多激子非辐射俄歇复合导致的增益寿命淬灭问题。此外,现有研究多局限于低激发功率下的光谱的压窄和强度的突变表征,鲜有关于输出功率和能量转化效率的报道,其实际应用前景并不清晰。吴凯丰团队始终致力于量子点的超快光物理及其激光应用研究,团队的近期研究成果初步展示了俄歇抑制型的量子点能轻松实现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Nat.Nanotechnol.,2025;Adv.Mater.,2024)。在本研究中,团队以铅卤钙钛矿量子点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钙钛矿材料热稳定性欠佳,其固态器件因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热管理而导致快速的热衰退,降低钙钛矿激光器连续运行时间的问题,团队开发了基于CsPbBr3和CsPbI3钙钛矿量子点溶液的液体激光器。通过将量子点溶液与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团队在纳秒脉冲准连续波的泵浦下实现了稳定的激光输出,激光波长分别为537nm与690nm。通过调节卤素离子组成,原则上可实现400至700nm光谱范围的连续可调谐激光输出。更重要的是,通过循环散热,该激光器在连续运行10天后,仍保持稳定的激光性能,未表现任何形式的性能衰退,证明了液体激光是实现钙钛矿激光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此基础上,团队通过对CdSe/Zn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进行壳层组分连续渐变设计,有效抑制了多激子俄歇效应,延长了量子点的光增益寿命。结合双脉冲泵浦的策略,团队进一步规避了由俄歇衰退导致的增益淬灭问题,最终实现了17.2%的能量转化效率。此外,团队开发的合成方法可实现单次制备超过10升的该类量子点溶液,且这些量子点在水相中同样展现出优异的激光性能。这些根据结果得出,量子点液体激光有望在未来替代稳定性较差的传统有机染料激光器。上述两项工作分别以“Ultrastablelasingfromperovskitecolloidalnanocrystals”和“Stable,Efficient,andScalableMulticolorLasingfromColloidalQuantumDotsinLiquid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和《美国化学会纳米》(ACSNano)上。上述工作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基于极紫外光源的化学反应过渡态精准探测”、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科学探索奖、辽宁省滨海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我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李学杨)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童乔凌闵闰团队多段式有源门极驱动芯片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集成电路学院童乔凌教授和闵闰副教授团队在功率开关驱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AnAdaptiveThree-stageGaNGateDriverwithPeakMillerPlateauVoltageTrackingandVoltageTailingSuppressionFor36.4%SwitchingLossReduction”为题,被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顶级期刊IEEEJournalofSolid-StateCircuits(JSSC)接收。随着数据中心、AI服务器及便携设备对电源功率密度要求日益提高,GaN功率器件因开关速度快、体积小等优势成为高频电源核心。然而,传统驱动方案存在两大瓶颈:1、米勒平台阶段启动延迟:初始电压变化率(dv/dt)过低,导致开关损耗增加;2、电压拖尾效应:开关末期dv/dt骤降,延长电压电流重叠时间。针对GaN功率器件驱动瓶颈,团队设计了一款自适应三段式有源门极驱动芯片,为高密度电源系统能效提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该芯片采用了三大创新设计:1、三段动态电流控制:在米勒平台期智能切换驱动电流,使dv/dt近乎恒定;2、米勒平台跨周期追踪技术:实时追踪米勒平台峰值电压,动态优化电流切换点,解决负载波动导致的启动延迟问题(降低慢启动损耗46.1%);3、快速拖尾抑制技术:基于栅极电压突降检测电压拖尾起始点,精准触发大电流加速关断(降低拖尾损耗88.7%)。芯片基于0.18mBCD工艺制造。在400V/15A严苛测试中,dv/dt峰值在全开关过程中保持在45V/ns,单次开关损耗从114.8J降至73.0J。这是已报道GaN驱动芯片的最高能效纪录。集成电路学院童乔凌教授和闵闰副教授主要是做高功率密度电源专用芯片技术探讨研究,共主持国家级纵向项目11项,主持企业横向项目40余项。近五年发表中科院一区期刊论文20余篇(JSSC、TPEL、TIE、TII等)。设计的SiC驱动与脉冲电源被用于“天琴一号”型号任务,助力我国掌握“无拖曳控制”(世界唯二)。设计的车规级高边开关驱动芯片先后通过AECQ-100可靠性测试和冬季路测,在东风汽车量产装车(猛士、风神、奕派)。